北管

「北管」是指北方的館閣或樂種,普遍流傳於平原地區的漢人居住區。透過人文與歷史背景的考察,可以確信北管音樂為隨著漳州籍移民的社群,並於臺閩地區廣為流傳,是臺灣傳統樂曲中的主要樂種。不過漳州地區就目前研究,並無臺灣的北管音樂文化現象,如臺灣北管音樂融入漢人的宗教、民俗與生命禮儀等各個層面,因此北管音樂文化可說是臺灣傳統音樂的獨特現象。

北管主要流傳地區為中部之彰化、臺中,還有臺北。根據臺中市南屯區景樂軒成立於乾隆六年的資料,最遲在1741年,臺灣已經有北管音樂的活動。北管擴散傳播方式非常多元,包括民俗活動裡的出陣、迎神賽會、婚慶喪葬場合的鼓吹樂,甚或在醫療類儀式中的也會見到,另外在臺灣傳統戲劇中不論前場的「布袋戲」、「嘉禮戲」與「歌仔戲」或是作為後場音樂如「過場音樂」或依前場狀況而伴奏的工作,都能聽見北管音樂的蹤跡。常見樂器為二弦、京弦、三弦、笛子、嗩吶、月琴與打擊樂器,北管也有使用琵琶、揚琴等多樣絲竹樂器。

參考文獻:
呂錘寬(2011)。北管音樂。臺中市:晨星出版有限公司。
呂錘寬(2011)。臺灣傳統樂器生態與發展。臺中市: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。


影片說明:當代北管陣頭演出
出處:劉客養。臺灣彰化縣鹿港民俗文物館。於2015年11月12日搜尋,連結:https://youtu.be/OAagGX1haWs。


說明:〈送京妹〉錄音
出處:徐登芳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