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人海盜這裡的原住民根本不懂得商品的價值,只要隨便拿些鹽和碎布就可以交換到數倍價值的鹿皮阿!比起奸詐荷蘭人與日本人,還是跟西拉雅族做生意最棒了!
蕭壠社戰士最近新港社那群人似乎不太安份,仗著有荷蘭人的幫助,就囂張起來了。麻豆社之前還不是打贏了荷蘭人,看來荷蘭人也沒什麼好怕的,該是我們向新港社展示實力的時候了。
尪姨這個月不可以穿衣服阿... ...,否則南方主神(Tamagisangach)會不高興,就不會下雨了。那些該死的荷蘭人穿這麼多,是要害我們被渴死嗎?
河道「蕭壠」(Soulang)西拉雅族語的意思為「河川曲流處」。故從蕭壠河出海口沿河上溯,很快就可以到達蕭壠社。沿著蕭壠河繼續上溯,可以看到另一個西拉雅大型聚落:「麻豆社」。
土臺屋高腳屋與土臺屋是熱帶地區常見的建築模式。西拉雅族各社則以土臺屋為主。土臺約有當時一個歐洲人的身高。屋舍由三根主幹撐起,外表像船一般。屋舍通常有四個門,分別面相東西南北。
竹林西拉雅族的房子都有一小片土地栽種檳榔、椰子樹以及少量的香蕉等日常生活所需...
紅樹林根據〈蕭壠城記〉的紀載,荷蘭人第一次進入蕭壠社,即是沿著蕭壠河出海口往上溯源。進入蕭壠河後不久河道就變得...
漢人海盜
漢人與日本人海盜與商人時常前來西拉雅社群貿易,或者偶爾短期定居在社內。據荷蘭人紀載在西拉雅社內常有給漢人居住的小屋。漢人以鹽、陶壺、布料換取西拉雅族的鹿皮以及其他食物。其中,雖然大員地區的氣候與環境很適合製鹽,但為了防止西拉雅族人學會製鹽,漢人都由外地帶鹽來貿易。因為鹽是西拉雅族最喜歡的商品之一。
蕭壠社戰士
蕭壠人或許視荷蘭人為另一個部落,而非統治者,因此偶爾也會攻擊荷蘭人與其雇用的漢人農夫。在西拉雅各社中,普遍認為麻豆社是實力最強大的社群,因此當麻豆社與荷蘭人敵對時,甚至連屏東地區的原住民都反對荷蘭人,而蕭壠社也不例外,作為可以動員兩千人戰士的興盛社群,蕭壠人常與麻豆社互為同盟,而與親荷的新港社有數次戰爭。
西拉雅族的戰士由男性擔任,在年老退休前,西拉雅族的戰士只負責獵人頭與狩獵,其餘日常勞動、耕種一概由女人負擔。此幅圖畫出自荷蘭人達波於1670年出版的《第二、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》書中的插畫。畫中的西拉雅人與印地安人是不是有點相像呢?紋身、戴巨大羽毛等,這是為什麼呢?原來達波本人並沒有真的到過台灣,而是依靠當時的荷蘭資料,如〈論述〉與東印度公司的報告書的內容,加上自己的想像而成,因此才會有濃厚的印地安人的色彩。
尪姨
西拉雅族的祭司是尪姨,由社內年長的女性擔任,負責與神靈溝通,掌有社內最大的發言權。她們會決定村落內的禁忌與宗教活動,如可不可以穿衣服?38歲前懷孕的女性都由尪姨執行墮胎等,這些西拉雅式的宗教與生活方式都由尪姨來決定與執行。然而這些西拉雅式的習俗、文化與當時荷蘭人欲推行的歐洲基督教式的家庭倫理有許多衝突。最後荷蘭人以強制力放逐這些尪姨,以消滅這種西拉雅式的文化。這張圖同樣選自達波於1670年出版的《第二、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》書的插畫,中間半裸的女性就是尪姨,然而此圖同樣也有濃厚的歐洲人對外地原住民的想像色彩,如圖後方的高塔與原住民身上所穿的袍子都不符合今日學界對於17世紀西拉雅族的想像。
竹林
左邊這張圖是19世紀末倫敦時報所畫的臺灣竹林圖,因此可以看見19世紀的英國軍官以及漢人挑夫。但是,從這張圖也可以看見當時臺灣茂密的竹林,這點與17世紀的臺灣是一致的。
西拉雅族的房子都有一小片土地栽種檳榔、椰子樹以及少量的香蕉等日常生活所需的作物,接著會以一小片竹林牆區隔家戶的範圍,因此家戶間的道路就被交織成一片優美的竹林大道,這樣的景色被荷蘭人稱為「眼睛的饗宴」。有些西拉雅族社群則會在村落的邊界栽種大量的刺竹作為防禦設施。
紅樹林
根據〈蕭壠城記〉的紀載,荷蘭人第一次進入蕭壠社,即是沿著蕭壠河出海口往上溯源。進入蕭壠河後不久河道就變得泥濘不堪,更有許多倒插的根枝,非得用漢人的小舢舨船才能進入。這些倒插的根枝或許就是紅樹林的氣根喔!紅樹林是一種耐鹽的植物,生長在河海交會之處。臺灣原有六種紅樹林,現僅存四種,而臺南地區的紅樹林以欖李、海茄冬、紅海欖為主,尚有部分人工栽種之水筆仔。臺南四草為全臺灣唯一能看到四種紅樹林之地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