舢舨船因為大船吃水深,所以不容易靠近岸邊。這是常用來停靠在岸邊載客,以及從大船上運載貨物到岸邊的小舢舨船。
黑水溝即為台灣海峽。後來的清治時期,有諺語稱要偷渡來臺者是「六死三留一回頭」...
荷蘭帆船一般約重300~600噸,船身高大、吃水較深,有多層帆布製成的帆。
中式帆船舊稱戎克船(Junk),是閩南語的船(chûn)的音譯。雖然也有遠洋商船,
但也有適合在沿海淺岸航行的輕便舢舨船。
黑水溝
即為台灣海峽。之所以稱為「黑」水溝,是因為此處有黑潮流經,潮流湍急,帶走水中的雜質,使海水特別清澈,當缺乏可以反射陽光的物質後,便會呈現墨藍色,故稱「黑水溝」。
早期,來自閩、粵的移民要橫渡台灣海峽時,時常發生各種自然與人為的災難。後來的清治時期,有諺語稱要偷渡來臺者是「六死三留一回頭」,描述十人中有六個會因海難、疾病、其他人為因素而死亡,只有三個能留在台灣,剩下一個會放棄渡臺回去中國大陸,以此形容渡臺的艱辛。
清治時期因為有「渡臺禁令」,因此偷渡盛行,但也有不肖船頭收錢後又怕政府查獲,將船駛到沙洲時,便騙人下船,使人自行游上岸,名曰「放生」。而偷渡客游上岸時,因為淺海地形不一,偷渡客深陷泥淖無法動彈,稱作「種芋」。有時登岸時,剛好遇到漲潮,被浪潮捲走,隨波逐流,是為「餌魚」。這些人為的災難加上自然的災害,出現了《渡台悲歌》奉勸大家千萬不要來台灣:「勸君切莫過台灣,台灣恰似鬼門關,千個人去無人轉,知生知死都是難。」
不過,換個角度想,渡臺對於人民而言算是一種賭博,賭博是要算賠率的,如果風險真的高過於期望報酬,那又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要偷渡來台呢?另外,在渡臺中遇難的人不可能會留下歌謠,那麼這「渡臺悲歌」又會是什麼人所傳頌的呢?傳頌這些民謠,又有什麼意義呢?大家不妨可以思考看看。
荷蘭東印度公司一開始到亞洲時,所從事的是亞洲-荷蘭間的貿易,將東南亞的香料和其他商品運回荷蘭販賣。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他們開始發展亞洲內不同區域之間的短程貿易,這樣可以分散風險,減少經營成本。因此他們將觸角從東南亞延伸到更北方的中國、日本、臺灣等地,透過貿易,跟日本換取白銀,再以白銀購得中國陶瓷器、絲織品、生絲,並與台灣原住民交易鹿皮、在臺灣發展糖業。荷蘭人並將所獲得的陶瓷器、生絲、鹿皮、砂糖運往日本或巴達維亞。
荷蘭船
當時可稱唐船,載送各式貨品,如陶瓷器、生絲、絲織品等貨品、在東亞海域透過交易賺取白銀。
16世紀中期,由於倭寇的問題逐漸平息,明朝政府便開放福建的漳州月港對外通商,在這個政策背景下,有很多居住在東南沿 海的居民,紛紛出海往東南亞、日本、臺灣等地貿易、捕魚。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山多田少,土地生產力有限,海外貿易、漁業就成為此處居民的經濟命脈。他們駕 駛著唐船,穿梭在東亞各處,載送各式貨品,如陶瓷器、生絲、絲織品等貨品、在東亞海域透過交易賺取可觀的金錢,並且組織成數勢力可觀的海商集團,像是 李旦與繼之而起的鄭芝龍父子。
特別是鄭芝龍、鄭成功父子,他們設置了「五商十行」這樣的商業組織,作為商業、政治事業的後盾。所謂的「五商十行」指的是山路五商、海路五商,分別在杭州、廈門收購、販賣商品並賺取白銀,充作經營資金。
中式帆船
主要產於東南亞的印度、爪哇、馬來西亞等地,是16、17世紀歐洲市場的熱門商品。
如胡椒、肉荳蔻、丁香、肉桂等,主要來自巴達維亞和東南亞其他地區,16、17世紀時,在歐洲是很重要的商品,價格高昂,且因為能為食物添加各種風味受到歐洲人的喜愛。這些香料除了從東南亞銷往歐洲之外,也有部分會被漢人運至中國,作為調味或藥物使用,像胡椒、肉桂都是中藥中常見的藥物。
荳蔻的故事
這些香料到底在當時的歐洲有多昂貴呢?以胡椒為例,在現今社會,胡椒是再平常不過的調味料,不僅垂手可得,價格也很便宜。然而,時光若倒退數百年,對於缺乏新鮮食材的歐洲人來說,可以說是但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,由於胡椒可用於調味、醃製食物,可以說是調味聖品。但在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,進口到歐洲的胡椒數量相當有限,不易取得,因此胡椒不只是當時歐洲人生活中的重要商品,也曾經與黃金等價,換句話說「多少的胡椒,就等於多少的黃金」。
鹿皮
臺灣梅花鹿的皮,是17世紀臺灣的重要商品,主要銷往荷蘭與日本。
鹿皮是臺灣重要的出口品,主要銷往日本,鹿皮也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貿易的籌碼,鹿皮在日本主要用在甲冑、武器的製作上。
梅花鹿與原住民
蔗糖
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漢人在臺灣合作生產,主要銷往日本與波斯。
產於中國、臺灣、巴達維亞等地,主要銷往日本與波斯,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的熱蘭遮城地區亦鼓勵漢人生產蔗糖,與鄭芝龍集團從東南亞收購的糖在日本市場競爭。
普羅民遮:荷治時期的漢人農田
1. 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十七世紀中國的沿海漢人,想要從事海上貿易,你會如何裝點你的船隻,以及組織你的船隊?另外,你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,又要如何解決?
2. 換個角色,如果你是同時期來到東亞經商的荷蘭人,你會遇到那些風險與困難,又要如何克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