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留聲機
從學習模組瞭解留聲機的基本結構、原理及對世界的改變,並認識留聲機出現在臺灣社會的歷史印記。
聲音與時間是流動的紀錄,它不斷往前,不留一絲痕跡。一直到美國發明家愛迪生(Thomas Alva Edison, 1847-1931)發明留聲機(Phonograph / Gramophone / Talking machine)後,聲音的足跡才開始被留下來,並且可重複播放與大量複製,而此項特殊的聲音印刷術,更開啟了影響人類生活甚鉅的龐大音樂產業,也使聲音所醞含的歷史得以保存下來。
- 留聲機構造
留聲機的播音系統可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:「留聲機本體」與「留聲機的聲音載體」。留聲機所有的錄音與播放過程,都是透過類比方式記錄與傳遞,其中不透過任何電子訊號的轉換,因此有些使用者會認為透過留聲機放送出來的聲音,比數位音檔或者黑膠更加真實。
- 留聲機唱片
關於留聲機的聲音載體,也就是留聲機唱片(Phonograph Record),若依據外型,主要有圓筒型唱片(Cylinders Record)與圓盤型唱片(Disc Record)兩種,最初都簡稱為「唱片」(Record)。
- 蓄音器與臺灣生活
臺灣人民初見留聲機的時間點目前尚待考證,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,認識留聲機的人並不多,一直到日本唱片公司選擇在臺灣成立辦事處,招集臺灣音樂人才錄音,臺灣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唱片。
運用指南
認識留聲機
- 教學對象
- 教學目的
- 學習者收穫
- 問題思考
適用13歲以上或國中教育程度以上民眾
透過認識早期的儲存媒介與播放器材,帶領學生從最根本了解聲音如何被儲存與播放再生。
瞭解地方居民的思維與文化,會隨著聲音載體創造與播放方式,改變與影響。並透過當時的新聞媒體,感受臺灣居民第一次接觸留聲機的經驗。
觸發學生思考:無形的聲音是如何被有形的保存?若無聲音的保存,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呈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