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行政流程

清代的政府和現在極為不同,在經費上,由於沒有中央撥給州廳的經費僅有人事與極少的耗品費用。因此如果地方有重大工程時,就必須仰賴地方士紳的捐款。本部分希望使用者能理解清代縣官在資源不充裕情況下,必須適度將成本轉嫁到地方士紳上,為了順利推動政務,有時候縣官也會提供一定誘因來吸引士紳加入。雙方的關係不全然是上對下,有時還是「夥伴關係」。

  • 派捐總局
  • 譬如在淡新檔案「義倉與地方社會」的故事中,縣官受到上級長官的命令,要求其在地方上設置義倉,在這樣的情況下縣官就必須仰賴地方的幫忙。首先,縣官會先在地方上設置一個捐款負責單位,可能叫做派捐總局或某某總局,這個機構由地方上的總理、地保與紳董組成,每個人各自劃分自己的負責區域,並事先議定自己負責的捐款額度,接著到該負責區中去尋找士紳加以捐款。接下來他們只要按時將款項交給總局就算完成任務。

    • 執行的模糊空間
    • 官府在有限的行政資源下,不得不將籌措公共工程財源的工作透過總理、地保等人,並透過牌戳等印記賦予其正當性。如果他們有不法的行為存在,就會將其革斥並加以嚴懲。當然,除非地方上有人對於該總理的不法行為加以舉發,否則以當時的行政體系來看,縣官很難發現。因此,擔任總理或紳董看似沒有什麼薪資,但由於行政事務經費過程中有很多模糊之處,就存在可以收取費用的空間,也是很多人願意擔任這些的原因所在。


運用指南

清代行政流程

  • 教學對象
  • 這段教學資源適合國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民眾

  • 教學目的
  • 教學目的希望使用者能理解清代縣官在資源不充裕情況下,必須適度將成本轉嫁到地方士紳上,為了順利推動政務,有時候縣官也會提供一定誘因來吸引士紳加入。雙方的關係不全然是上對下,有時還是「夥伴關係」

  • 學習者收穫
  • 學習者能夠經由本單元清代的政府和現在極為不同,在經費上,由於沒有中央撥給州廳的經費僅有人事與極少的耗品費用。因此如果地方有重大工程時,就必須仰賴地方士紳的捐款。

  • 問題思考
  • 希望學習者思考清代政府和現在政府的不同?